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-有毒的野菇別亂採!

            一陣大雨過後,日前有民眾自行採集菜園中長出的不明野菇當作菜餚佐餐, 吃下肚後約 2 小時,開始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絞痛、腹痛、腹瀉及頭暈等症狀, 經利用分子生物學 DNA 鑑別,確認是誤食有毒菇類「綠褶菇」而引發中毒。 台灣每年幾乎都會發生民眾採食野菇引起食品中毒的案例,草地上長出顏色不鮮豔的菇類,民眾誤以為是可食用的菇類,最常造成民眾誤食的野菇為「綠褶 菇」,這是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,其外表顏色淺不鮮豔,與可食用之白色雨傘菇及雞肉絲菇相似,時常被混淆。 綠褶菇屬中至大型菇菌,多生長於低海拔闊葉樹林地、草地或農地,其所含的腸胃毒素,經誤食後 1~3 小時會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。 食藥署呼籲,民眾切勿自行採摘及食用野生不明菇類,以免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。若因食品中毒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,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,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。

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-選購酸菜「5 撇步」

天氣漸涼,來碗熱呼呼的牛肉麵,搭配酸菜,真是過癮!酸菜在我們的飲食中是常見的開胃菜,但您對酸菜了解多少?又要如何選購才安心呢? 台灣酸菜是以芥菜為原料,加鹽醃漬發酵而成,亦稱之為鹹菜。製造一個月以上未使用漂白劑的酸菜,其顏色是偏深綠(褐)色,如色澤過於鮮豔,即可能添加了亞硫酸鹽類等漂白劑進行漂白處理。亞硫酸鹽類為合法準用的食品添加物,惟使用限量應依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」,二氧化硫殘留量 0.030 gkg 以下。
食藥署提供您選購酸菜 5 撇步,讓您買得放心、吃得安心:
1. 生產來源:到信譽良好且有品質保證的商家購買完整包裝產品,並注意食品包裝上是否具有完整標示,標示應包括品名、內容物名稱、淨重、食品添加物名稱、製造廠商或國內負責廠商名稱、電話號碼及地址、原產地、有效日期、營養標示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等,儘量不要購買散裝產品,避免有問題時,無法追溯源頭。
2. 產品顏色:若包裝存放超過一個月以上的酸菜,儘量選擇較不鮮麗,顏色較偏深綠(褐)色購買。 
3. 香氣:一般未添加食品添加物之酸菜,聞起來有自然的酸味及發酵香氣,無異味。經高劑量漂白劑處理的酸菜聞起來無酸菜的香氣,有辛辣及窒息性氣味並且強烈刺激眼睛。另外發酵異常的酸菜也會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。
4. 質地:當經過上述條件篩選後,以手部進行按壓,有韌感代表正常,如摸起來綿軟、有黏狀液則表示已被微生物污染腐爛,不可選用。
5. 烹調前處理:消費者在購買酸菜後可先清洗乾淨,再以溫水浸泡 30 分鐘, 降低酸菜中的食鹽含量,必要時開蓋煮沸 3 分鐘,此步驟可使酸菜中殘留之二氧化硫揮發。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-秋冬進補防中毒

涼颼颼的秋冬季節正是進補好時機, 但在享用大餐同時若不注意食材品質及食品調理過程的清潔衛生,很容易就會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喔。如果 2 人或 2 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,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,如因肉毒桿菌或攝食化學物質、天然毒素所造成之中毒,即使只有一人,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案。
食品中毒症狀包括腹瀉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發燒、頭痛及虛弱等,有時候伴隨血便或膿便,但是不一定所有的症狀都會同時發生。患者年齡、個人健康狀況、引起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種類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品等因素,都會影響中毒症狀及其嚴重程度。
常見「食品中毒」分為以下原因: 1.細菌:常見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、沙門氏桿菌、病原性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仙人掌桿菌、霍亂弧菌、肉毒桿菌等。 2.病毒:如諾羅病毒等。 3.天然毒:包括植物性毒素、麻痺性貝毒、河豚毒、組織胺、黴菌毒素等。 4.化學物質:農藥、重金屬、過氧化氫及非合法使用之化合物等。
食品藥物管理署(以下簡稱食藥署)提醒您,預防食品中毒,五要原則 
1.要洗手:調理食品時手部要清潔,如有傷口要先包紮。
2.要新鮮:食材要新鮮,用水要衛生。 
3.要生熟食分開:生熟食器具應分開,避免交互污染。 
4.要澈底加熱:食品中心溫度超過 70 
5.要低溫保存:溫度需低於 7,室溫不宜放置過久。

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-飲用水聰明選、安心喝

每逢大雨肆虐過後,造成部分地區停水,許多民眾急著到加水站買水,或是排隊搶購瓶裝水來烹煮、飲用,但是要如何選購飲用水才安全呢?「行政院食品安全聯合稽查專案小組」於 104 6 月至 7 月間,稽查及抽驗全台 31 家包盛裝飲用水工廠及 100 家加水站,針對「水權合法性」、「非自來水水源水質檢驗」、「標示符合性」及「環境衛生」,發現飲用水中微生物合格率 97.1%,水源地大腸桿菌群密度合格率 96.7%;包裝水之標示常見不合格包括:容量未使用公制單位、營養標示格式錯誤等,加水站則為廣告標示涉及誇張,如增強免疫力、改善體質等字眼。食品藥物管理署(以下簡稱食藥署)提醒,在購買包裝飲用水產品時,應選購具有完整水源地標示或水源核准字號之產品,另於產品開封後盡速飲用完畢;於購買包裝外桶可重覆使用之產品,並確認外桶是否標示有桶身製造業者名稱、聯絡資訊及包裝材質等,以防誤用非食品級包裝材料,曝露在塑化劑、重金屬等溶出物的風險中。民眾到加水站買水時,可檢視是否有定期清潔紀錄、清潔項目是否包含過濾耗材更換及管線清潔維護等?或確認是否有針對產品水質定期進行檢驗等,確認環境衛生條件後再行購買。此外,在機台出水前,可適當排除前段部分出水後再盛裝。若加水站未標示「可生飲」等字樣,就要煮沸之後再喝。

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-慎選豆製品 少吞防腐劑

坊間常見的豆乾、豆腐製品,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食材,其中因含有高量蛋白質,在常溫保存、販售易產生腐敗現象,有些業者在夏季高溫炎熱季節,常使用過量的防腐劑或是兼有殺菌、漂白功能的過氧化氫於豆製品中,以增加保存期限與產品賣相,民眾選購前一定要張大眼睛看仔細。目前我國規定豆腐產品並未准用防腐劑,豆乾類產品則有用量限制,而食用過量的苯甲酸等防腐劑更對腸胃、肝腎功能有不利的影響,萬一吃進過量殘留的過氧化氫,還可能造成頭痛、嘔吐的急性症狀。食品藥物管理署(以下簡稱食藥署)提醒,消費者購買豆乾、豆腐時,應選擇卓有信譽的食品業者製售的包裝、冷藏販售產品,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散裝、室溫販售產品。購買之前可先觀察豆乾、豆腐表面與撥開後的切面顏色,如果顏色太白,可能就會殘留過氧化氫。在烹調前可以先用沸水浸泡漂洗,讓防腐劑、 過氧化氫釋出,之後再以清水沖洗數次可減少防腐劑、過氧化氫的殘留。

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-食安互聯網

民以食為天,然而面對接二連三的 食品安全事件,相信您內心充滿不安?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(以下 簡稱衛福部食藥署)報乎你知,行政院 倡議「104 年獎勵地方政府強化食品安全管理方案試辦計畫」,由衛福部結合跨 部會(農業委員會、經濟部、環境保護署及教育部)共同研擬,由各直轄市及縣 (市)政府從「農政環保業務」、「校園食安管理業務」、「源頭及產製流通業務」 及「消費者權益保護業務」4 項評比類別中,依其地方特色研提食安管理精進措 施,目的為加強食品衛生安全與品質之管理,恢復大家對於食品安全的信心和食 品消費市場之秩序。 為了廣納各界看法,邀請您共同加入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(http://join.gov.tw/openup/acts/d etail/df6145bf-3c1c-4cce-9265-69e 716561ca8),詳盡說明各地方政府 為食安努力的精進作為,共同參與 拔尖計畫的網路評分。 每一位網友的意見,都將成為 重要的參考資料,請網友們一起來 「湊咖」,踴躍上網填寫寶貴的建 議並積極倡言,共同攜手打造更安全的食安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