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- 宅配食品夯,食藥署提醒注意配送溫度

   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民眾為了降低風險轉往線上購物,使宅配物流量大增。此外,在家開伙的人變多了,促使低溫與生鮮食品的需求增加。但臺灣氣候溫暖潮濕,易使微生物生長,造成食品腐敗變質,因此食品供應鏈的溫控顯得更加重要。

食品冷鏈的核心思維—低溫保安全

    食品冷鏈要確保食品安全,關鍵在於保持低溫環境!這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要求更高、更複雜,若任何環節出錯,都會造成微生物生長及食品劣變,影響民眾的飲食安全。

    食品品質的好壞深受貯存時間及溫度的影響,如何將食品保存在適當溫度並有效送至消費者或店家手中,更是確保食安及品質的重要關鍵。

冷凍確保-18℃以下,冷藏要7℃以下、凍結點以上

    食藥署提醒:冷凍食品應維持攝氏-18℃以下,冷藏食品應保持7℃以下、凍結點以上,避免劇烈的溫度變動。此外也提醒民眾,寄送低溫宅配前,應先將寄送的食品預冷至適當溫度(冷藏或冷凍),並妥善包裝、確認密封,避免內容物溢出。

    民眾收貨時也應注意物流業者是否將產品置於適當溫層,收貨後儘速將產品置於包裝標示的儲存溫度。另外,冷凍產品解凍後,不要再放回冷凍,避免因溫度劇烈變動而變質。注意宅配小細節,才能買得放心,吃得更安心。

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- 外帶美食夯!您會注意觀察盛裝的容器嗎?

    許多人喜歡外帶美食回家,在享受美食之際,消費者也逐漸重視盛裝的容器!常見外帶食品容器多為塑膠袋、塑膠碗、塑膠杯及淋膜紙碗等一次性產品,到底餐飲業者及消費者該如何選用適合的塑膠食品容器呢?

符合標準才安全

    食藥署提醒:「塑膠」是由許多單體和添加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物質,在生產過程中,為了增加產品應用性,可能會有添加物,例如色素、抗氧化劑、塑化劑等。為了確保塑膠食品容器具的衛生及安全,衛生福利部(下稱衛福部)訂定「食品器具容器包裝 衛生標準」,針對塑膠材質,訂有重金屬及相關物質之材質及溶出試驗限量。

    為了讓業者及消費者能清楚辨識適宜的容器具,衛福部也進一步規範食品接觸面含塑膠材質的食品器具、食品容器或包裝,在「販賣前」應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6條規定,標示品名、材質名稱、耐熱溫度、使用注意事項等產品資訊,且應註明「供重複使用或供一次使用」,或等同意義字樣。

    此外,食品接觸面若含聚氯乙烯(PVC)及聚偏二氯乙烯(PVDC)材質者,則應註明「勿與高油脂且高溫之食品直接接觸」或等同意義之警語;衛生單位也會持續抽驗,如有查獲不符規定的產品則依法處辦。

自備餐具,有質感,更安心

    食藥署鼓勵外食族自備餐具及選用可重複使用的食品容器具,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食品容器具。若重複使用容器具時,也應注意清洗保養,有刮傷、裂痕、變色或破損時,應即時更換。

    欲瞭解更多資訊,可參考食藥署官網「不可不問的塑膠類200-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安全與標示」手冊(http://www.fda.gov.tw  首頁> 出版品 > 圖書)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- 大型魚類限量吃,安全又安心

     因為一間壽司店的商業促銷所造成的「鮭魚之亂」,引起不小的波瀾。在免費的吸引力下,參與民眾往往會吃下大量魚類製成之壽司。但您知道像孕婦等敏感性族群攝食大型魚類時,需要特別注意,以下讓食藥署告訴你怎麼吃才安心。

    遠洋大型魚類肥美又鮮甜,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對心血管有益,也經常是高檔料理的食材。不過,越大型的魚類,越可能累積高濃度的污染物,例如:甲基汞等金屬、戴奧辛、多氯聯苯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質,過量可能會累積體內,對健康造成影響。

    食藥署針對1-6歲兒童、孕婦及育齡婦女等「敏感性族群」,提出「魚類攝食指南」,原則上以1份(片)約35公克的各種魚肉,建議孕婦或計畫懷孕之婦女每週應均衡攝食7-9份、1-3歲兒童每週2份、4-6歲兒童每週3份;如攝食大型魚類,如鯊魚、旗魚、鮪魚、油魚等,則孕婦及育齡婦女每週攝食不超過2份(鯊魚則為1份)、1-6歲兒童建議避免,或每個月攝食不超過1份。

    最後食藥署提醒,均衡飲食、適量攝取,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,對於嗜吃魚類的民眾,建議多樣化選擇各種大小魚類,勿僅偏好特定魚種大量食用,才能均衡攝取到不同魚類所提供的營養素,吃的健康又營養。

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- 清明時節吃潤餅,衛生安全要注意!

     清明節除了掃墓祭祖,還有吃潤餅的習俗,但是你知道做潤餅有哪些食品衛生安全要注意嗎?食品藥物管理署(下稱食藥署)邀請中山醫學大學健康餐飲暨產業管理學系賴坤明副教授,與我們分享潤餅製作及保存的秘訣。

自製潤餅,慎選材料更安心

    臺灣常見的潤餅配料有豆芽、高麗菜、豆乾絲及花生粉等,北部地區還有紅糟肉、煎蛋或蛋酥,南部地區則加滷肉、香腸或麵條,臺南還會加入皇帝豆與較多的糖。

    賴坤明副教授表示,潤餅皮、豆干絲等食材,都曾傳出含違法的食品添加物(如防腐劑等)。但一般民眾無法自行調查與檢驗,且多為散裝食材。因此,可挑選有信譽的商家,並多留意店家的環境衛生與工作習慣。除此之外,購買時可用眼看、鼻聞,若有臭味、藥水味、顏色過於鮮豔,就不要購買。

    潤餅皮建議在購買後儘速食用完畢,勿讓餅皮濕軟或存於高溫。花生粉有黃麴毒素的風險,建議趁新鮮食用或放冰箱密封保存。民眾在家自製潤餅時食材保存很重要,且蔬菜儘量不要生食,洗淨後可先汆燙,香菜可用冷開水漂洗。

包潤餅的最高原則:材料備好,立刻包來吃!

    配料長時間在室溫下容易變質,最好一包好就食用;若必須提早製備,應於冷藏保存;包潤餅前用肥皂澈底洗手,並使用公筷母匙,避免交叉污染;剩餘配料應儘早冷藏,並在一天內食用完畢,若隔餐再用,建議搭配其他菜餚澈底加熱後再食用。

    食藥署提醒:買現成潤餅應立即食用,多留心挑選與保存細節,就能吃得更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