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- 燕麥奶、牛奶、豆奶,營養大不同!

    「燕麥奶」咖啡從國外紅到臺灣,成為時下最流行飲料;隨著蔬食風潮,豆奶在各種手搖飲料中持續迸出創意火花!燕麥奶、豆奶、牛奶名稱雖然都有「奶」,但是製作方式與營養成分卻是大不同!食品藥物管理署(下稱食藥署)邀請蔡孟融營養師為大家分析其中的差異。

從原料到製程,三者皆不同

    蔡營養師指出,燕麥奶是將燕麥以水浸泡後,加水磨成漿、煮沸、過濾製成,有些燕麥奶產品會使用酵素水解改善質地,或額外添加油脂、食品添加物等成分,讓口感與牛乳更相近、品質更穩定。而豆奶是將黃豆浸泡於水中,再磨漿、分離豆渣、煮沸而成;牛奶則是乳牛分泌的乳汁,經殺菌等步驟處理後,即可飲用。

    蔡營養師強調,以六大類食物來區分,燕麥奶屬於「全穀雜糧類」,主要營養成分是醣類(碳水化合物);俗稱豆漿的豆奶則屬「豆魚蛋肉類」,以提供蛋白質為主,且是同類別中推薦最優先攝取的食材;牛奶則屬「乳品類」,可提供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質,是很好的鈣質來源。

喝前要注意!腎功能不佳、過敏者需留意

    蔡營養師提醒,一般人很容易攝取過量的醣類,因此在喝燕麥奶時,需注意一天攝取的醣類總量,避免身體造成負擔。而高齡者、減重者等常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狀況,建議多喝豆奶與牛奶。

    由於牛奶、大豆是過敏原,對這些成分過敏的人需注意,此外,喝豆奶容易產生脹氣、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應避免飲用牛奶。此外,豆奶與牛奶含有較多蛋白質,若飲食中有限制蛋白質的病患,如:腎功能不佳者,應先與醫師討論,再遵循醫囑適量飲用。

    食藥署叮嚀:燕麥奶、豆奶、牛奶的營養成分不同,應注意營養素的均衡攝取。此外,飲品在開封後都應儘速飲用完畢,或放置冷藏保存;大包裝飲品則避免對口飲用,以免口中細菌污染飲品,導致腐敗加速,造成食安疑慮。

 

 

 

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
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- 確認火鍋身家資料!讓您冬季呷免驚

    迎向低氣溫季節,不少民眾喜歡在天冷時揪上三五好友共享火鍋,不只暖胃,還可暖心!但是,近年來,媒體開始關注食品添加物的使用,使得消費者對於火鍋料的製作,以及用湯粉或湯塊沖泡的火鍋湯底產生不少疑慮,擔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,讓人對吃火鍋這件事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⋯⋯

火鍋料正確使用合法添加物,民眾可安心食用

    食藥署提醒,火鍋食材的挑選,當然是「天然ㄟ尚好」!但是,若想搭配火鍋料時,透過外包裝標示的原料及添加物成分,也能找到符合需求的產品!民眾看到包裝標示中林林總總的食品添加物也不必過度擔心,因為我國嚴謹評估訂出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」,只要依照該標準合法使用,都是安全的。例如:魚肉煉製品火鍋料為了能以常溫儲存或販賣,可能合法添加「己二烯酸」及「苯甲酸」等防腐劑;為了增加口感,可能添加卡德蘭膠;火鍋湯底為了提升風味,可能添加「胺基乙酸」、「5’-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」及「5’-次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」等調味劑。在符合規範的使用下,食品添加物可幫助食品抑菌、提升風味與口感,讓消費者得以享用安全且多樣化美食。

認明身份,避免購買散裝食品

    食藥署為了維護國人健康及食用安全,並且重視消費者「知」的權利,訂有「直接供飲食場所火鍋類品之湯底標示規定」,需標示主要食材或風味調味料內容,將火鍋湯底的所有成分列出,讓消費者一目了然,使得湯底身家資料無所遁形,可避免業者謊稱是採用高等食材耗時熬煮,或是以商業機密為由含混帶過。

    食藥署提醒消費者,應選購商譽良好、標示完整清楚的產品,少購買散裝、來路不明的產品,或是沒有清楚標示食品成分、保存期限及製造廠商者。此外,無論是滿漢全席或清粥小菜,都應掌握「均衡飲食」的原則,不暴飲暴食,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!